<dl id="dlakv"></dl><dl id="dlakv"><bdo id="dlakv"></bdo></dl>
    <tr id="dlakv"><thead id="dlakv"><button id="dlakv"></button></thead></tr>
    1. <ins id="dlakv"></ins>
    2. <wbr id="dlakv"><var id="dlakv"></var></wbr>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2023/2/10 湖南建設人力資源網 點擊:4

      ※協會工作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獲評湖南省

      省本級十百千示范社會組織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以學先進、爭先進、趕先進的實際行動,深入開展“十百千”示范社會組織創建活動,積極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抗疫防疫、慈善公益等活動。被湖南省民政廳確認為省本級湖南省示范社會組織。

      (通訊員:李馮)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專業委員會
      秘書長會議在長沙成功召開

      2022年1027日,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會議在中國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召開。協會專家委員會、建筑企業委員會、水務企業委員會、高等院校委員會、職業院校委員會、咨詢管理委員會、建筑勞務委員會7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均到場參會,會議由協會秘書長張利主持,會長蔣必祥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上,協會就建設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服務工作、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課程開發建設等工作進行總結介紹,各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分別介紹了本專業委員會今年工作開展情況。隨后與會代表圍繞各專業委員會重點工作、聯合開發課程、深化校企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究探討,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協會會長蔣必祥做會議小結。他認為本次會議加強了協會和各專業委員會之間的凝聚力,希望各專業委員會要做好后續工作規劃,特別是在課程開發、課程共享等方面通過協會平臺加強溝通對接,深化務實合作,共促更好發展!


      (通訊員:張軻)


      ※行業資訊


      湖南建設領域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動高水平建造、高效益管理、高質量發展。十年來,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幅達13%,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年均保持在6%以上。2021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13280億元,與十年前相比翻了三番。

      多措并舉 持續優化建筑市場環境

      十年來,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聚焦政務服務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精準發力,多措并舉,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優化攻堅行動,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改革,實施審批服務事項減材料、減時間、減程序和減跑動,實現審批更簡、效率更高、服務更優,減輕建筑業企業負擔。

      持續開展建筑強企命名活動,引導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向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型,大型勘察設計、監理企業向全過程咨詢企業轉型,支持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不斷適應建筑市場需求。

      勇于創新 深化工程建設領域改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是涉及部門最多的跨部門審批服務事項。2018年以來,湖南在非試點省份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統籌出臺制度文件91份,統建工程審批系統,覆蓋省市縣三級,實現全省同類項目和同類事項的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全省工程審批事項由71項壓減至45項,全流程審批時限由236個工作日壓減至19~100個工作日,申報材料壓減約45%,經第三方評估抽樣調查,全省建設單位滿意度達99.12%。

      以岳陽乾龍3萬噸鋁合金新材料項目為例,通過靈活運用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并聯辦理、技審分離等多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政策,從土地掛牌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58天,助力項目實現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

      數字賦能 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近年來,湖南省深入開展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改革的三零經驗獲2020年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創新性將BIM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施工圖審查,并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BIM智能化審查首批試點,實現自動對建筑、結構、水、電、暖五大專業和人防、消防、節能、裝配式四大專項的776條標準規范進行審查,審查效能比人工審查提升3倍。

      深入推進智慧工地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著力打通智慧建造最后一百米,支持項目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線上協同管理,實現施工現場人、機、料、法、環各關鍵要素實時、全面智能監管,有效提高項目質量、安全以及成本和進度控制水平。

      行穩致遠 筑牢工程質量安全底線

      筑牢質量安全底線,是建筑業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題。近年來,湖南省持續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深入推進質量安全標準化考評,持續推進監督工作規范化管理,突出抓好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等重點任務落實,建筑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持續開展標后稽查”“三包一掛等專項整治,狠抓信用獎勵,嚴厲打擊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推動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開展支部建在項目上”“魯班講壇等品牌活動,深塑建筑業工匠精神,一批大中型建筑業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承建一大批諸如城市軌道交通、城市綜合體等建設設計建造難度大、質量品質高的標志性工程。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新一輪發展的號角。湖南將堅守安全發展底線,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出更多、更美的傳世精品。

      (來源 中國建設新聞網)


      湖南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讓“湖湘工匠”競相涌現

      ——我省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綜述

         “技有多高超,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焙鲜〉谝粚寐殬I技能大賽即將開賽,大國工匠、“七一勛章”獲得者艾愛國如是寄語參賽選手。

        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艾愛國是我國焊接領域的領軍人物,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攻克數百個焊接技術難關。匠心追夢、技能報國,艾愛國成為廣大湖湘匠人學習的榜樣。

        近年來,我省圍繞實施科教興湘、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日益壯大、結構日益優化、素質逐步提高的技能人才隊伍。截至“十三五”末,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5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9.07%。

        健全政策體系,推動高技能人才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

        在湖南工貿技師學院,黎寧、劉豪杰師徒接續入選國家集訓隊的故事被傳為美談。

        株洲市炎陵縣羅霄山脈山村走出來的窮苦孩子黎寧,曾就讀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模具專業高191班。2018年,在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中,他榮獲全國第五名并入選國家集訓隊。2019年,黎寧畢業后,留校任教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提升自我,成就他人。2020年,黎寧指導的學生劉豪杰榮獲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第四名并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入選國家集訓隊。劉豪杰目前在廣鐵集團長沙變配電檢修車間工作,多次榮獲鐵路系統技術能手、崗位能手、先進個人、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

        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關于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技工大省的意見》《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實施意見》《湖南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19-2021年)》等文件,基本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從體制機制上推動高技能人才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更多的黎寧和劉豪杰不斷涌現。

        2019年,我省率先出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三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65萬人次以上的目標任務。全省共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62萬人次,高技能人才總量進一步擴大。

        今年6月,我省又出臺《關于明確湖南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通知(試行)》,重點支持涉及“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促進和穩定就業及鄉村振興類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終身職業培訓制度進一步健全。

        堅持就業導向,引導技工院校改變教學模式,強化技能訓練,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注重發揮行業和企業在培養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通過開展技術攻關、觀摩研討、技能交流活動、名師帶徒和崗位技能培訓,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改革評價機制,激發技能人才活力

        6月中旬,隨著我省20條規范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措施出臺,全省科學化、市場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逐步建立,為培養打造“技能湘軍”提供有力支撐。

        技能等級認定規范措施,如同打造一把“尺子”測量技術水平。如何把“尺子”打造得更精準,我省緊緊圍繞“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三大陣地,抓住“企業自主評價、院校等級認定、社會第三方評價”三個主攻方向,按照人社部出臺“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穩步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工作,逐步建立科學的技能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有力激發技能人才的活力。

        僅在湖南工貿技師學院,近年來就有鄉村學生宋唯望獲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電工項目全國第二名(銀獎),數控專業學生羅淑芬獲得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數控車項目第7名。他們畢業后均留校任教。

        職業院校畢業生直接留校任教,得益于技能人才評價機制不唯論文、不唯學歷,著重考察職業技能。根據“放管服”改革要求,我省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經備案的企業、院校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可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評價結果予以確認,并對評價過程實施監管、提供公共服務。

        截至目前,我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機構已開展評價20萬人次,健康管理、護理服務、餐飲服務、電子電工、機械加工、汽車維修、焊接技術、數控技術、建筑施工等十余個類別的技能人才獲證16.6萬人次。

        作為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重要補充,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讓人才評價分類更細更精準。2020年以來,我省全面啟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結合地方特色、新興產業等就業需求,對外公布了包括電商直播銷售、茶品推介等在內的68項自主開發項目和19項外省成熟項目。

        以賽促訓,讓技能成就精彩人生的故事不斷上演

        “我從事裝配鉗工近30年,感覺這次大賽綜合技能要求更全面、領域更廣,對個人綜合水平要求更高,以技會友,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提升機會?!奔磳⒓雍系谝粚寐殬I技能大賽的省國資委代表團選手曾輝說。

        曾輝是中聯重科沅江分公司裝配鉗工、高級技師,曾獲得第十二屆湖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作為多次參加鉗工職業技能比賽且戰績輝煌的老將,曾輝坦言,比賽正是他前進的動力。

        和曾輝一樣,省國資委代表團參賽選手中有7人是湖南省技術能手,1人是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1人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放眼大賽,1087名選手個個都是行業高手,各層級技術能手大有人在。

        以2020年我省在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上取得1金1銀2銅41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為契機,全省技能人才工作迎來新的大發展。涌現了以艾愛國、鄒彬、易冉為代表的一大批技術專家和技術能手,帶動了醴陵陶瓷等一系列湖南特色產業的升級發展,為穩住經濟大盤、穩住市場主體、實現高質量就業提供了強大助力。

        以賽促訓,我省大力倡導和舉辦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技術比武、技術攻關、崗位練兵和名師帶徒傳藝活動,拓寬高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形成了以世界技能大賽、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為引領,湖南省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省行業技能競賽和地方各級各類競賽為主體,企業崗位練兵和院校技能比武為基礎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以賽選材、以賽促建、樹立典型,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培育選拔出了一批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技術明星、能工巧匠典型成為閃耀的“新星”,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體制逐漸形成。

      截至目前,我省獲得 “中華技能大獎”5人、“全國技術能手”5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50人。全省共評選表彰45名“湖南省技能大師”,有1000人通過評選和職業技能競賽獲得“湖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有7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技能成就精彩人生的故事不斷上演。


      (來源:湖南日報)

      ※技能競賽


      2022年湖南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省住建行業
      (建筑工程算量及計價技術應用) 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

      11月26日,2022年湖南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省住建行業(建筑工程算量及計價技術應用)職業技能競賽在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圓滿落幕。本次競賽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總工會主辦,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此次競賽共有來自全省14所中、高職業院校的42名青年教師選手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共有8支參賽隊伍榮獲團體獎項,12名參賽選手榮獲個人獎項,排名第一的參賽選手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楊愛云、省住建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唐道明等領導出席競賽閉幕式為獲獎選手頒獎并作重要講話。

      楊愛云同志在講話中指出舉辦住建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是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是建筑湘軍后備力量展示才華和本領的一次大盛會,她強調我省住建領域住發展前景廣闊,事業大有可為,并提出三點希望:第一,緊跟總書記,奮斗新征程,希望住房和城鄉建設者要深刻領悟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新擔當,深入踐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真正實現匠心向黨,技能報國。第二,緊貼時代步伐,培育新時代建筑湘軍。希望職教院校奮進新時代,努力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助推我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第三,緊扣職教高質量發展需要,全力做好服務。希望各單位共同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共同重視職業教育發展需要,促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住建行業及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唐道明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本次競賽充分展示了湖南建設類職教人才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希望建設行業職工特別是廣大青年專技人員牢記黨和國家的殷切期待,聚焦新時代行業發展方向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深入挖掘建設行業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價值,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貢獻力量。

      本次競賽共有理論考試,手工計量計價,軟件操作三個賽項,由省內建筑行業的造價管理部門、企業、設計院、高校的權威專家擔任評委,綜合考評了選手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競賽所用試題、圖紙嚴格按照保密工作要求進行管理,所有參賽選手的個人信息都進行了二次加密,確保評比結果公平公正。我會連續多年承辦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活動,辦賽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能夠充分發揮競賽在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住建行業培養和選拔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通訊員:張軻)


      2022年湖南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省住建行業(鋼筋工)
      職業技能競賽在長沙成功舉辦

      12月5日至6日,2022年湖南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省住建行業(鋼筋工)職業技能競賽在長沙成功舉辦。本次大賽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湖南工程技師學院(籌)共同承辦。

      省住建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唐道明,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廖躍貴,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邵剛,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清華,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劉技專等嘉賓出席開幕式,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會長蔣必祥主持大賽開幕式。

      全省各市州、省直、中央在湘建筑企業共選派13支代表隊參賽,大賽由理論知識競賽和操作技能競賽兩部分組成。本次技能大賽既是對全省鋼筋工技能水平的一次展示和檢驗,也為“一線建設工友”以賽促技、以賽會友、成長成才搭建了平臺。

      唐道明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湖南建筑業穩步發展,總產值連續5年增幅保持在10%左右,成長為湖南3個萬億元級產業之一,并培育出了一批叫得響、過得硬、立得住的“建筑湘軍”品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建筑從業者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強調,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不久,在當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上,舉辦好全省住建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意義十分重大。并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認識新形勢,落實新要求;二是要立足新起點,再創新佳績;三是要激發新動能,譜寫新篇章。

      姜清華為活動致辭,對主辦單位選擇中國水電八局旗下學校承辦此次大賽表示了感謝。他表示,中國水電八局作為在湘綜合型建筑央企、湖南工程技師學院作為企業辦學的技工院校,更是肩負著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為湖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的光榮使命。并強調,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水電八局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一以貫之地給予湖南工程技師學院最大的支持,助力湖南省住建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建設貢獻八局力量。

      大賽決出了個人及團體一等獎各1名、二等獎各3名、三等獎各5名,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表隊獲得大賽團體獎一等獎,該代表隊選手李云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榮獲個人一等獎以及“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本次大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加快培養和選拔大批適應我省住建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實現“三高四新”戰略、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人才保障的一項具體舉措。


      (通訊員:曹慧娟、李馮)


      湖南省第五屆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

      11月18日,湖南省第五屆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競賽(學生組)通過線下+線上方式順利舉辦。競賽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人事教育處指導,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湖南建筑職教集團主辦,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承辦,廊坊市中科建筑產業化創新研究中心、湖南湘匯科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嗡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支持。全省中職、高職共29所院校105支隊伍參賽。

      上午競賽開幕,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會長蔣必祥,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湖南建筑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王運政;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副會長鐘少云;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譚驍彧;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處長,湖南建筑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王柯,湖南湘匯科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湘等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處長;湖南建筑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王柯主持。

      本次競賽設置構件深化設計和構件制作與安裝兩個賽項,涉及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造價、裝配式建筑技術等多個專業,覆蓋裝配式建筑設計、建筑識圖、構件生產、裝配化施工全過程的基礎知識和核心技能知識,綜合考察參賽選手的識圖基礎、BIM建模和構件深化設計、算量、構件生產與裝配化施工工藝、施工組織、工法操作等崗位核心技能水平的掌握應用能力。

      在為期1天的緊張比賽中,參賽選手充分發揮專業知識技能順利完成競賽任務,兩個賽項共決出一等獎11個,二等獎21個,三等獎31個。

      據悉,由我省選派出賽項一構件深化設計19支參賽隊,賽項二構件制作與安裝24支參賽隊組成湖南代表隊參加全國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我省參賽隊選手奮勇拼搏,斬獲佳績。其中,榮獲賽項一構件深化設計賽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其中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獲賽項季軍;榮獲賽項二構件制作與安裝賽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7項,其中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獲賽項季軍。賽隊指導老師獲評優秀指導老師獎。


      (通訊員:肖湘 李馮)



      ※會員風采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珍:肯干肯鉆肯學 巾幗一線綻芳華

      張珍,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建設投資集團六公司施工技術員,先后在張家界人民醫院工程、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等項目擔任施工技術員,運用BIM技術極大提升了項目精細化管理,做好技術保障推動項目低碳智能建造。她牽頭編制多個工法及課題,獲得省級工法和國家專利。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她,80后,共產黨員,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她,2015年入職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先后在張家界人民醫院項目、慈利易地扶貧項目、湖南廣電項目、長沙機場改擴建項目等項目擔任施工技術員。她是張珍,也是建筑行業為數不多的一名女性技術員。憑著肯干的態度,肯鉆的執著,肯學的姿態,奏響了扎根一線實干奉獻的進取之歌。

      她肯干,“干”出奮斗姿態

      “干一行、愛一行,我要用自己的技術幫助項目解決難題?!?016年,張珍主動放棄留機關工作的機會,來到工地一線,撲下身子,以“三心”全力做好項目施工技術服務。

      她用“匠心”攻關,加快扶貧項目建設。2017年,受省委省政府委托,湖南建工集團以“零利潤、總承包”模式負責全省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其中,慈利縣26個安置點分布于17個鄉鎮,大部分安置點處于山區,地質復雜、條件艱苦,技術難度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作為黨員的張珍主動站出來,到條件最艱苦的項目擔任技術員,在零散的項目點中來回穿梭,有時候一天就要跑幾十公里。

      在號稱“慈利的西藏”——洞溪項目建設點上,停水停電是常事,住工棚、吃方便面是常態,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更不是什么稀奇事。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張珍創造性地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還原場地三維模型并進行三維坐標校正,減少土石方開挖量2萬多方,極大降低了項目成本和施工難度,縮短了工期15天。

      她用“耐心”溝通,贏得了同事的贊譽。她利用新技術提取出工程量與工效進行計算,從人員、材料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同時為保證項目進度計劃,張珍每天到工地與班組施工人員仔細核對完成的工程量與進度,項目混凝土總量節約800余方;在周例會上,她將本周工程具體實施情況詳細地進行說明,并提出工程周計劃,該項目由原來的滯后轉為提前2個月完成,她的一絲不茍讓工地上的男子漢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她用“細心”服務,提升了項目效益。如:采用BIM技術校核弘廣物流智能倉儲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合同清單,挽回損失448萬元;在白馬溪村安置房項目進行多維度的BIM技術應用管理,先后完成土建、結構、機電等基于BIM的深化設計,利用模型輔助圖紙會審,查出圖紙錯誤問題44處,重大變更23處;通過參數化砌體排布,平均每面墻節約兩塊磚,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萬余元;為隆平博物館項目解決了異形曲面薄殼頂屋面算量和支模的難題等,達到了項目降本增效。

      她肯鉆,“鉆”出責任擔當

      張家界市人民醫院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6.2萬平方米,是張家界市至今最大的民用醫療建筑工程,工期緊、質量要求嚴格、任務重、管理復雜,開工以來就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面對巨大壓力,張珍沒有退縮,而是把工作追求到極致,僅僅一個施工方案就修改了16版。她還將二維平面轉化為三維可視化模型,將高難度技術明了化。工友們驚喜地贊道:“這個好,我一看就懂了”。

      針對醫院項目的特殊性,她用BIM技術解決了模板管理難、項目管線復雜、大型專業設備多、凈空要求高、協作難等問題,實現每個項目單棟樓標準層節約模板量110.4平方米,初級模型碰撞796處,進行優化調整后約有127次返工被提前避免,節省施工成本約40萬元,成為了項目精細化管理典型,被張家界市建設局評為全市觀摩工地。

      她肯學,“學”出青春榜樣

      在項目的摸爬滾打,催生了張珍對技術創新的敏銳性,始終追趕的腳步讓她屢創佳績。

      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積極快速響應國資委的減碳目標,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她帶領團隊開展《建設工程碳排放定額計算分析管理系統》課題,深入項目進行碳排放數據計算與收集,從碳排放的計算分析、計算邊界的界定、數據的收集、減碳措施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同時以項目實際碳排計算成果為依據進行碳排放軟件的研究開發,從而推廣至各項目進行便捷應用。

      在《BIM+VR技術在施工中的研究與應用》課題中,張珍是主要研究人員,其成果“建筑施工VR教育系統”已投入使用,平均為每個項目質量安全樣板間施工費節約10萬左右;研發的《一種建筑施工用可增加穩定性的施工標志裝置》、《一種裝配式建筑起吊裝置》獲國家專利,發表專業論文4篇;還被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抽調參與編制《質量樣板標準化圖集》,和《項目現場標準化圖集》、《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管理辦法》等文件,實現了新技術應用示范、經驗推廣的作用。

      盡管年輕,卻拿下了國內多個大獎。獲得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卓越工程項目二等獎、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單項三等獎,第一屆“建模大師杯”全國BIM建模大賽二等獎等等。尤其是在2019年湖南住建行業技能大賽中,她以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第一名的好成績,被省總工會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作為湖南省BIM技術領域的年輕“老手”,她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行業認可。

      一花獨放不是春。項目在哪,張珍就把“項目新技術學習小組”建到哪,幫助現場人員掌握基礎技術,運用BIM技術幫助工人們優化施工,累計培訓達500余人。其中,在號稱“環球夢工廠”的湖南廣電項目,張珍帶著項目團隊一道,抓重點、清難點,科學規劃,各個擊破,在BIM應用等級上定位于Level3的高標準應用要求下,實現了BIM應用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

      如今在機場改擴建工程擔任施工技術員的張珍,有了更大的干勁和目標,“能到‘省’一號工程來做技術工作,我深感幸運,但也深知將會遇到的挑戰和要扛的責任有多大,但我已做好充分準備,迎接這一切……”


      (來源: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世賽三連冠!伍遠州榮獲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金牌

      “是金牌!”1128日凌晨,從奧地利薩爾斯堡傳來好消息!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中,中建五局高級技工學校(長沙建校)教師伍遠州成功摘得砌筑項目金牌,成功實現中國在該項目上的三連冠!是湖南省首家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的技工院校!

      作為中建五局主辦的學校,中建五局高級技校(長沙建校)自2015年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以來,連續四屆獲殊榮,培養了世賽砌筑項目中國獲獎第一人鄒彬、第一塊金牌得主梁智濱、蟬聯金牌者陳子烽、金牌三連冠獲得者伍遠州,得到了國家人社部高度肯定,被媒體譽為世賽福地、世賽冠軍搖籃。

      砌筑項目 賽題分析

      本次砌筑項目三個模塊分別以奧地利國家名稱縮寫、奧地利國家足球隊隊徽、2022字樣為元素出題,緊貼世界杯熱潮與奧地利文化。比賽中,選手需要在22小時內,通過識圖、放樣、測量、切割、勾縫、抹灰、清潔等步驟完成最終的作品。經過四天的激烈角逐,伍遠州榮獲砌筑項目冠軍,為中國代表團再添一枚金牌。

      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砌筑項目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雷定鳴表示,本次比賽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下幾點:一是題量大,特別是模塊二的奧地利國家足球隊隊徽元素作品,圖形十分復雜,放樣難度大,切割量也特別大;二是磚塊相比平常練習的磚塊更厚、更重,導致最終作品整體高度偏高,從身高方面而言對于中國選手比較吃力;三是特別賽現場臨時變動多,賽場上的時間、題目細節等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給選手帶來了不小壓力。

      勤學苦練 百煉成鋼

      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源于日復一日的堅持,為了能夠在比賽名列前茅,伍遠州每天與磚塊和砂漿打交道,過著識圖、放樣、切割、砌筑四部曲生活??炭嚆@研砌筑技能,摸索創新,一邊教學,一邊為世賽作準備。砌筑訓練是一門體力活和苦力活,別人眼里冰冷的磚塊和砂漿,卻成為了伍遠州親密無間的朋友。訓練期間,他共砌筑了近600多堵高標準的藝術墻,130000多塊磚在手里拆了又建,建了又拆。

      為了提高砌筑的速度和精確度,保證在比賽中能提前完成作品,能有多余時間調整打磨作品,伍遠州每天要在訓練室整整待上10個小時,反反復復進行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三個動作不下200次的練習,確保每一條磚縫均勻一致,隨手一鏟就能精確說出砂漿的厚度,保證手感的柔和。

      為了達到最佳手感,訓練期間,伍遠州拒絕戴手套,在這種雙手沒有保護的情況下,他的手磨出痕跡,結出老繭,指甲縫里的青白石灰漂白了十個指甲。被問及有沒有后悔這份選擇時,他說道:從未后悔,唯有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技能成才 技能報國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每兩年舉辦一次,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今年,世界技能組織在15個國家分散舉辦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作為世界技能大賽正式比賽。

      中建五局高級技校(長沙建校)作為第43、44、45、46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國牽頭集訓基地,依托中建五局組織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團隊,在集訓期間不斷探索符合選手訓練的方法,以口訣的形式高度概括了識圖、放樣、皮數桿、勾縫、抹灰、清潔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創新發明了皮數桿、勾縫條等實用工具,助力選手在比賽中實現零誤差,現更新后的第四代皮數桿已推薦到上海世賽博物館永久收藏及展出。

      學校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鼓勵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先后開展湖南省十行狀元 百優工匠競賽、第45屆世賽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砌筑項目選拔賽、中澳俄交流賽等,赴俄羅斯、匈牙利、澳大利亞等地參與學習交流活動,培養了世賽砌筑項目金牌三連冠梁智濱、陳子烽、伍遠州,優勝獎獲得者鄒彬,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四連冠鄒彬、劉宇航、蔣文、伍遠州,湖南省十行狀元 百優工匠前三甲等多名優秀選手。先后培養了世界技能大賽專家、教練及翻譯12人,全國勞動模范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人、全國技術能手13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6人、省級技術能手1人。2009年以來,學校代表湖南省參加全國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累計獲得493916銅(含團體),為行業及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人才,贏得了學生、家長及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通訊員:郭威 李素芳)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創新推動網絡育人


      為推動三全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構建網絡育人體系,打造網絡育人陣地,制作優秀網絡文化作品,切實提升了網絡育人實效。

      構建網絡育人體系。將網絡育人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持續推進,整合校內網絡平臺資源優勢,構建互聯互通、同頻共振的網絡育人體系,提升網絡育人工作實效。深化網絡文明建設,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網絡安全意識,提升網絡文明素養。

      打造網絡育人陣地。設立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網、微信公眾號、官方視頻號、易班中心等網絡育人陣地,把新聞宣傳、思想教育、文化建設融為一體,進一步強化了網上思想引領,打造了一批有時代熱度、人文溫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網絡育人陣地。學院官方視頻號榮登全國高職院校官方視頻號綜合影響力百強榜。

      制作網絡文化作品。成立大學生新媒體中心,組織師生拍攝制作優秀網絡文化作品,并在校園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官方視頻號等校園媒體上播放,凝聚了指尖正能量,擴大了網絡文化影響力?!肚啻焊姘鬃鎳返茸髌帆@省部級獎項30余項,《祖國頌》等作品在學習強國平臺、湖南教育電視臺等平臺進行了展播。


      (作者:黃帆 任永輝)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2022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

      湖南省選拔賽

      9月30日,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22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物聯網賽項湖南省選拔賽順利舉行。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與來自省內兄弟院校的參賽隊伍同臺競技,經過激烈角逐,由郴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楊波教師團隊指導的物聯網參賽隊獲得湖南省第一名。這支隊伍將代表湖南省參加202211月份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物聯網賽項總決賽。

      學校對本次大賽高度重視,提前謀劃賽項的承辦工作,從賽務組織、賽場布置、設備調試、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扎實有效的工作。競賽期間,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志紅,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杰等領導深入比賽現場,巡視考場情況,對競賽組織、競賽秩序、裁判監考履職以及選手遵守比賽紀律等情況進行巡查。

      整個競賽過程組織有力、井然有序、公平公正,裁判、監考、技術支持等工作人員認真嚴謹,堅守崗位,得到參賽院校一致好評。本次競賽既展現了各參賽院校師生過硬的物聯網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綜合素養,也體現了我校踏實細致、嚴謹負責、熱忱周到的辦賽能力和水平。

      據悉,中國是2022年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2022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設置啟動賽和正式決賽兩個階段,共28個競賽項目。為搭建金磚五國職業院校和企業交流合作平臺,中國教育部會同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及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22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將于202211月舉行,以推進金磚國家國際化高質量技能人才培養。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將以本次大賽為契機,深入貫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堅持實施崗賽課證融通育人,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國際化的能工巧匠人才培養提供中國方案。


      (通訊員?周?。?span>


      長沙市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協會啟動建筑工人職業培訓工作

      為弘揚工匠精神,傳播技能知識,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長沙市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協會于8-10月在湖南金空間裝飾集團啟動建筑工人職業培訓。

      此次培訓工種為手工木工。培訓分為理論知識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兩部分,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參培人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湖南建筑工人職業培訓平臺”進行線上理論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在項目現場完成。

      此次操作技能評價于1026日在星沙長龍灣項目進行,長沙市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康強新、副秘書長黃敏及金空間裝飾集團品控部廖根生總監全程參與。

      合格人員將獲得建設行業技能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

      評價結束后,考評員劉廣宇從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工匠精神、工藝流程以及手工木工的質量標準等方面對參評人員進行了系統地講評。

      大家一致認為,進行行業統一的培訓和信息歸檔,有利于從源頭及制度、規范、標準上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管理,以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重塑裝飾裝修工人的社會地位和良好形象,從而激發廣大從業人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據悉,長沙市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協會還將陸續開展抹灰工、油漆工、鑲貼工等工種的培訓評價工作。


      (通訊員 黃敏)


      ※文件選編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

      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10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全文如下。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加強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對鞏固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管人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以服務發展、穩定就業為導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實施“技能中國行動”,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政策支持、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打造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技藝精湛、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二)目標任務。到“十四五”時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養體系更加完善、崗位使用更加合理、評價機制更加科學、激勵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勞動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技能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收入穩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1/3,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35%。力爭到2035年,技能人才規模持續壯大、素質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

      二、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

      (三)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要結合本行業生產、技術發展趨勢,做好高技能人才供需預測和培養規劃。鼓勵各類企業結合實際把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企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托企業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網絡學習平臺等,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國有企業要結合實際將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各類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積極參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范圍的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可依據有關規定按投資額的30%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套餐制培訓,創新校企雙制、校中廠、廠中校等方式。對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成效顯著的企業,各級政府按規定予以表揚和相應政策支持。完善項目制培養模式,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群體高技能人才實施差異化培養項目。鼓勵通過名師帶徒、技能研修、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技術交流等形式,開放式培訓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繼續教育制度,推廣求學圓夢行動,定期組織開展研修交流活動,促進技能人才知識更新與技術創新、工藝改造、產業優化升級要求相適應。

      (五)加大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支持制造業企業圍繞轉型升級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圍繞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建立一批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打造一批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培訓基地,舉辦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活動,實施數字教育培訓資源開放共享行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工匠培育計劃,挖掘、保護和傳承民間傳統技藝,打造一批“工匠園區”。

      (六)發揮職業學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性作用。優化職業教育類型、院校布局和專業設置。采取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穩定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允許職業學校開展有償性社會培訓、技術服務或創辦企業,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辦學經費自主安排使用;公辦職業學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用于支付本校教師和其他培訓教師的勞動報酬。合理保障職業學校師資受公派臨時出國(境)參加培訓訪學、進修學習、技能交流等學術交流活動相關費用。切實保障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支持職業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七)優化高技能人才培養資源和服務供給。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大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力度。健全公共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共建共享行動,開展縣域職業技能培訓共建共享試點。加快探索“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依托“金保工程”,加快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實名制管理工作,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

      三、完善技能導向的使用制度

      (八)健全高技能人才崗位使用機制。企業可設立技能津貼、班組長津貼、帶徒津貼等,支持鼓勵高技能人才在崗位上發揮技能、管理班組、帶徒傳技。鼓勵企業根據需要,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以及參與重大生產決策、重大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的制度。實行“技師+工程師”等團隊合作模式,在科研和技術攻關中發揮高技能人才創新能力。鼓勵支持高技能人才兼任職業學校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選用。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應作為生產經營性企業及其他實體參加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評優和資質評估的重要因素。

      (九)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制度。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和業績貢獻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國有企業在工資分配上要發揮向技能人才傾斜的示范作用。完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布分職業(工種、崗位)、分技能等級的工資價位信息,為企業與技能人才協商確定工資水平提供信息參考。用人單位在聘的高技能人才在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工資福利等方面,分別比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對在技術革新或技術攻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給予獎勵。高技能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企業可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高技能人才實行特崗特酬,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運用中長期激勵工具,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激勵力度。暢通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業年金的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為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內的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完善高技能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政策。

      (十)完善技能人才穩才留才引才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關心關愛技能人才,依法保障技能人才合法權益,合理確定勞動報酬。健全人才服務體系,促進技能人才合理流動,提高技能人才配置效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動機制,鼓勵技能人才通過兼職、服務、技術攻關、項目合作等方式更好發揮作用。暢通高技能人才向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流動渠道。引導企業規范開展共享用工。支持各地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實際,將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納入人才引進目錄,引導技能人才向欠發達地區、基層一線流動。支持各地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城市直接落戶范圍,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按有關規定享受公共就業、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務。

      四、建立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和多元化評價機制

      (十一)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對設有高級技師的職業(工種),可在其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鼓勵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按有關規定申請參加相應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評價。支持各地面向符合條件的技能人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重視從技能人才中培養選拔黨政干部。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推進學歷教育學習成果、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建立國家資歷框架。

      (十二)健全職業標準體系和評價制度。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職業分類體系,完善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完善由國家職業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等構成的多層次、相互銜接的職業標準體系。探索開展技能人員職業標準國際互通、證書國際互認工作,各地可建立境外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制度。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完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推動職業技能評價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相適應,與使用、待遇相銜接。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完善職業資格目錄,實行動態調整。圍繞新業態、新技術和勞務品牌、地方特色產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等,加大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開發力度。

      (十三)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確定技能人才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崗位等級,自主開發制定崗位規范,自主運用評價方式開展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企業對新招錄或未定級職工,可根據其日常表現、工作業績,結合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規范要求,直接認定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打破學歷、資歷、年齡、比例等限制,對技能高超、業績突出的一線職工,可直接認定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對解決重大工藝技術難題和重大質量問題、技術創新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師帶徒”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實施。強化技能人才評價規范管理,加大對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征集遴選力度,優化遴選條件,構建政府監管、機構自律、社會監督的質量監督體系,保障評價認定結果的科學性、公平性和權威性。

      (十四)完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廣泛深入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國行業和地方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專項賽為主體、企業和院校職業技能比賽為基礎的中國特色職業技能競賽體系。依托現有資源,加強世界技能大賽綜合訓練中心、研究(研修)中心、集訓基地等平臺建設,推動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定期舉辦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推動省、市、縣開展綜合性競賽活動。鼓勵行業開展特色競賽活動,舉辦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舉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健全競賽管理制度,推行“賽展演會”結合的辦賽模式,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參與的競賽投入保障機制,加強競賽專兼職隊伍建設,提高競賽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完善并落實競賽獲獎選手表彰獎勵、升學、職業技能等級晉升等政策。鼓勵企業對競賽獲獎選手建立與崗位使用及薪酬待遇掛鉤的長效激勵機制。

      五、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機制

      (十五)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力度。建立以國家表彰為引領、行業企業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體系。完善評選表彰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全國技術能手制度。國家級榮譽適當向高技能人才傾斜。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國家科學技術獎等相關表彰中的評選力度,積極推薦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按規定授予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提高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認同。

      (十六)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加強對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注重做好黨委(黨組)聯系服務高技能人才工作。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各地人才分類目錄。注重依法依章程推薦高技能人才為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人選、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或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進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在職工代表大會中的比例,支持高技能人才參與企業管理。按照有關規定,選拔推薦優秀高技能人才到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掛職或兼職。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療養制度,鼓勵支持分級開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療養、研修交流和節日慰問等活動。

      六、保障措施

      (十七)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高技能人才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總體部署和考核范圍。在本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建立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實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行業企業和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大力宣傳技能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進一步營造重視、關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十八)加強政策支持。各級政府要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按規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企業要按規定足額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教育和培訓。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省級統一的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各地要按規定發揮好有關教育經費等各類資金作用,支持職業教育發展。

      (十九)加強技能人才基礎工作。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庫。加強高技能人才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大力推進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的精品課程、教材和師資建設,開發高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實施技能領域“走出去”、“引進來”合作項目,支持青年學生、畢業生參與青年國際實習交流計劃,推進與各國在技能領域的交流互鑒。


      ?關于《湖南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解讀

      2019年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出臺的規范性文件《湖南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湘建建〔2019146,以下簡稱《細則》)已到期,為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建筑工人管理和服務,維護建筑工人和施工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培育專業型、技能型建筑產業工人隊伍,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按照湖南省實際和有關文件規定,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細則》進行了修訂。

      一、制定《細則》的背景和必要性

      2019年2,住房城鄉建設部和人社部出臺《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建市〔201918),20198月省住建廳和省人社廳出臺了《細則》?!都殑t》的施行和貫徹落實,對加強建筑工人管理和服務、維護建筑市場秩序、維護建筑工人和施工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工程質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維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2016年以來,相繼發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的意見》(湘政辦發〔202126)、《湖南省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821)、《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666)等文件,都提出了加強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維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的具體要求。修訂出臺《細則》,進一步強化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督促企業落實實名制管理法定責任,符合國家和省有關精神和要求。

      二、《細則》主要內容

      《細則》共5章、32條。

      第一章明確了制定目的、制定依據、適用范圍、各級主管部門職責分工、企業責任;

      第二章對平臺建設、賬號分配、實名制信息內容、實名制信息應用范圍、各類用戶權限、數據共享等進行了規定;

      第三章對施工現場管理中建設單位、總包單位、分包單位、監理單位的實名制管理具體職責進行了規定;

      第四章明確了主管部門對實名制管理的監督管理;

      第五章是附則。

      《細則》修訂的主要內容:

      一是在納入實名制管理的項目管理人員中,增加了監理企業的總監代表、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理員、勞資專管員,并明確監理企業對施工現場的實名制落實情況負監督報告責任。

      二是明確各地住建部門應在開工安全條件審查現場核查時,按規定檢查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硬件設施設備的安裝情況、人員實名制認證情況、與“市州實名制平臺”對接情況等,在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和質量安全標準化考評等工作中對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和技能工人配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是為進一步加強數據報送管理,明確省住建廳建立完善“省實名制平臺”的子平臺——“市州實名制平臺”免費提供給各地使用?!笆嵜破脚_”接收由“市州實名制平臺”報送的數據。各地新開工項目數據應通過施工現場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硬件設施設備直接報送至“市州實名制平臺”。

      四是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標準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辦市〔202129),增加落實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標準的要求。

      五是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條例》,刪除分包單位配備勞資專管人的要求,增加工程款支付擔保、人工費用撥付周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等規定。

      六是增加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等社團組織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免費為建筑工人和項目管理人員等提供勞務、培訓、輔助管理等方面的服務。

      三、制定依據和過程

      有關依據:《建筑法》、《勞動合同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國務院令第72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建市〔201918)、《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標準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辦市〔202129)、《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的意見》(湘政辦發〔202126)、《湖南省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821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666)等法律法規規定。


      (來源: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網)





      地址:長沙市雨花區高升路268號和馨佳園5202

      電話:0731-88950526          真:0731-89676270

      郵編:410116            電子郵箱:35163169@qq.com

      報: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處、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兄弟省市住房城鄉建設廳人教(科技)處、本省住建廳及相關廳局

      送:各市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部分兄弟省市建設教育(人力資源)協會(培訓中心)、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各團體會員


      .015625
      欧美老妇精品另类,真人做爰视频18禁,免费无码专区高潮喷水,欧美老妇精品另类

      <dl id="dlakv"></dl><dl id="dlakv"><bdo id="dlakv"></bdo></dl>
        <tr id="dlakv"><thead id="dlakv"><button id="dlakv"></button></thead></tr>
        1. <ins id="dlakv"></ins>
        2. <wbr id="dlakv"><var id="dlakv"></var></wbr>